【在场微散文获奖作品】何登霞《回家》郭万梅朗诵
第十一期(2017年4月)在场微散文优秀奖
授奖辞:何登霞的《回家》,用生动而细致的叙述和描写,呈现了亲情的温暖与无私,意味绵长。
回 家
文/何登霞
读师范校的时候,每周都有两天的归宿假,而我离家近,通常会在周五上完课后就匆匆往家赶。
一个周五的下午,不知什么原因,我没有照例回家。第二天,太阳晒屁股了,我才慢悠悠地洗漱完毕,回家去。
五月的天,不到十点,太阳就火辣辣的,明晃晃地耀得我睁不开眼。下了车,疾速走在乡间的小路上。远远的,就听见洪钟般的喊声,且带着惯有的爽朗的笑声:“三三,快点回去,你妈在家煮好吃的!”是父亲,父亲正在我家的麦田里收麦子。我走近了,父亲停下了手中的活,使劲用毛巾抹了一把头上的汗,重又朝着我说:“快点回去,天太热了!”
回到家,母亲正在灶间忙碌,锅里煮的是我最爱吃的回锅肉。我坐到灶前帮母亲烧火,母亲轻轻地说,这肉昨天就买了,你没有回来,我们就没有吃。
不多时,父亲从田里回来了,黝黑的脸上一层密密的汗。他一边擦汗,一边乐呵呵地说:“昨天你咋没有回来呢?我昨天割的这块肉可巴适了!”当冒着烟的香喷喷的回锅肉端上桌时,我忍不住咽了咽口水,平日在学校都是念着母亲的回锅肉解馋!“快吃!”父亲往我碗里夹了一片精瘦的肉,我一口咬下去,突然感觉味有点不对,像是臭了。再慢慢尝了尝,的确不对!
在我犹豫间,又一片瘦肉夹到了我碗里。 一股热气慢慢地蒸腾开来,我的眼也朦胧了!
(责任编辑:李慕云 制作:四季芳 518字)
获奖感言:
很开心,第一次写文就获奖,感谢在场全体老师的认可和辛勤付出。感谢“在场”,给了我一个书写内心的平台。也感谢“在场”,让我读到了很多好文章,从这些好文章收获的不仅是写作的技巧,更多的是感动与温暖!我会继续努力,和老师们同在,和“在场”同在,和文字同在!
《广雅·释诂二》释义:微,小也。清王士禛《池北偶谈·谈艺》有句:旷怀久矣推先辈,微语还堪悟后贤。微语有时与微雨同义,润物无声,也有不事张扬之意。微语也可解为细微、细节,而细节往往决定成败。即如宇宙万物,亦由微物质、暗物质所构成。如今更是微时代。连我们正在做,并且将继续做的这件事,也叫微散文。微,是存在的起点。
在场微散文同题竞赛第13期2017年6月主题:微雨·微语。
用你的笔,以你的微视角,写出你的微发现。微察秋毫,以小见大。忌说理,忌空泛,忌微为繁富。
在场微散文第13期征文一人一稿,上限为550字,必须是原创首发(如其他平台、网站、论坛及报刊已发的,请勿投)。请各位老师在邮箱注明标题、作者和字数,将照片和稿件分别传进邮箱附件,简介写在文章下面(请将正文放大为小三号字,标题小二号字加粗),并注明所在地。截稿日期为2017年6月25日。在场微信平台投稿邮箱:zczy0838@126.com
在场微散文奖在场微散文群,是在场主义散文流派创立的一个微散文平台,旨在宣传、交流、倡扬在场写作。
在场微散文,是在场写作的一种散文样式,主张通过在场性、微叙事、快节奏的书写,适应微信时代的阅读需要。
在场微散文奖,是在场微散文群开展的一项在场微散文同主题征文奖,每月一期,每期设一、二、三等奖各一名,分别奖给500元、300元、200元奖金,并颁发获奖证书;优秀奖若干名,赠送“在场主义散文理论卷”《颠覆城堡》和《在场》杂志,颁发获奖证书。其它优秀作品赠送《在场》杂志。
在场微散文平台是面向全国的文学交流平台。目前参赛作者来自全国29个省市区。
第十一期在场微散文奖优秀奖
在场管理团队
总 编:周闻道
副总编:晓来轻酌
在场编校:宁静(组长)、袁志英、钱昀、刘月新、刘小四、偏说、杨培铮、六六、刘爱国、李慕云、李世琼
在场朗诵:海之魂(组长)、郭万梅、赵文、杨丽、花语、龙丹、吴海燕、章涛、万军、冯露西
在场阅评:郭连莹(组长)、润雨、王茵芬、高影新、鸣谦、楚歌、林中蔓青、齐海艳
在场制作:刘珍(组长)、相相、王金梅、宋小铭、四季芳、谭丽挪
特约评论员:草原凤凰、乔民英
投稿须知在场公众平台已经开通原创保护、留言和赞赏功能,无论长篇散文还是微散文,请勿一稿多投,已在其他的公众号发过的,请勿投。所有来稿须经编辑审核或修改,一月之内未发表的稿件请自行处理。来稿请附上简介和照片。
在场微信平台投稿邮箱:zczy0838@126.com
《在场》杂志投稿邮箱:zczy0838@163.com
在场网站:http://www.zczysw.com/